最新研究成果

行业动态

联系我们

医学行业动态

结肠黏膜组织致敏诱发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

(1)复制方法  雄性Wistar大鼠,体重为120g,以人或兔新鲜结肠黏膜匀浆融冻上清液作为抗原,分5次注射免疫。首次向足跖内注射2mg,其后分别于10, 17, 24, 31d时向足跖、背部、腹股沟、腹腔内注射4mg。除末次注射不加佐剂外,其他各时点使用时均加入完全福氏佐剂。抗原制备方法:取家兔新鲜结肠或人体术后的新鲜结肠之黏膜层,制成黏膜匀浆,冷冻24h,融冻后置离心机按3000r/min速度离心30min,取上清液提纯测定蛋白质含量,冰箱保存备用。在免疫造模的过程中,每日观察大鼠一般活动状况、大便性状和体征变化,每周测一次肛温和体重。造型时间为40d。造型结束时,心脏穿刺取血作生化、免疫学检查,处死动物摘取结肠标本,进行肉眼和10倍放大镜观察,并以10%甲醛液固定结肠标本,制石蜡切片,HE染色,在光学显微镜下作组织形态学检查。

(2)模型特点  首次免疫后1周,模型动物开始出现黏液稀便,2周时更为严重,5周时出现脓血便,同时伴有食欲减退、体重减轻、神态倦怠、懒动、畏寒、拱背、竖毛、毛不光洁等现象。免疫学检查显示:抗大肠抗体阳性,IgG滴度升高,总E一玫瑰花结形成率(Et-RFC)、活性E-玫瑰花结形成率(Ea-RFC)、淋巴细胞转化率(LTR)下降,IgA滴度无明显变化。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,模型动物结肠黏膜明显充血、水肿、糜烂、出血,直肠、乙状结肠多发性溃疡形成,直径1~5mm不等,有的融合成片,表面布满脓苔,溃疡部位杯状细胞减少,腺体间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及陷窝脓肿形成。血清生化检测发现,以人结肠黏膜匀浆融冻上清液为抗原,其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下降,而以免新鲜结肠黏膜匀浆融冻上清液为抗原,其血清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。

(3)比较医学  免疫功能失调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主要因素。近来在本病患者的血清中已发现非特异性的抗结肠抗体,并在其大肠组织内层分离到该抗体,后者可作用于肠黏膜上皮细胞。有人采用间接荧光技术,观察到患者血清中含有的一种IgM抗体与结肠黏膜产生黏液的细饱浆中的一种抗原发生反应。根据这一原理,用同种或异种动物的结肠黏膜匀浆加Freund佐剂,可在大鼠体内复制出免疫性慢性结肠炎的实验模型。本方法结果显示,模型动物结肠黏膜明显充血、水肿、糜烂及溃疡,溃疡部位杯状细胞减少,腺上皮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陷窝脓肿形成,血清中抗大肠抗体升高,Et-RFC:、Ea-RFC下降,表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模型的指标特征与其选用的来源不同种系的免疫抗原显著相关。以人结肠黏膜制备抗原,模型动物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下降,而以兔结肠黏膜制备抗原,其血清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。该现象可能与供体肠黏膜蛋白抗原或其他因素有关。本实验虽然是用人工方法造成大鼠免疫功能失调,但在发病机制上比较接近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理,且病理特征维持时间较长,因而亦是目前在该领域中常用的造模方法之一。

上一篇:胎鼠结肠种植诱发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
下一篇:大肠杆菌免疫法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

留言 / LEAVE A MESSAGE

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
/